放大鏡下的男性
給女人發展自我、創造成功的天地,也就給男人開闢了修整身心和展示柔情的環境。
西蒙娜(德波伏娃曾經說過:「在今天,女人不是男人的奴隸,卻永遠是男人的依賴者;這兩種不同性別的人類從來沒有平等共享過這個世界。」
男性喜歡逞強施威、爭強鬥勝,似乎比女性更容易得到真理的關照,於是他們常常以老大自居,將軍般坐鎮世界,彷彿這世界沒有一樣東西不與他們有關。他們回到家裡,那種頂天立地支撐門戶的自豪感更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。他們一旦有興致在廚房裡烹魚燉雞,就自以為自己絕對是模範丈夫,令妻子受寵若驚。不然,就往沙發一靠,品煙喝茶看報。要麼就聚在一起神侃,好像他們對天上的知道一半、對地上的全知道似的。再不就驚呼於足球賽場或拳擊賽場上的遺憾與惋惜,聽那意思,彷彿一切失誤都緣於他們沒有參賽,否則的話,什麼球王、拳王,他們絕對要當仁不讓的。
在女性的視野裡,男性是最不懂得平和的了。躊躇滿志時便神采飛揚,懷才不遇時便鬱鬱寡歡。女性笑他們:本本分分心平氣和地生活不好嗎?他們不屑地說:女人是頭髮長見識短。於是天下的女性只好任由男性自由拚殺,直攪得世界天天電閃雷鳴。
有些成為強人或明星的女人也常被男性視為點綴。他們早已習慣於不與女人平起平坐,不喜歡讓女人拋頭露面。更不願自己的夫人成為周圍同性或異性的仰慕者和崇拜者。
強壯、陽剛、佔優勢、有競爭力……這些大多是貼在男性身上的漂亮詞句,惟其漂亮,男人們才很喜歡。但喜歡是喜歡,其實男人也有軟弱的時候,他們也經常借酒澆愁、借酒壯膽。
自從有了人類,男女兩性的問題便在這世界上無可挽回地交織在一起了。有女人的問題就有男人的問題;如果女人是卑賤的,男人就是高尚的;如果女人是奴僕,男人就必定是主人。這是一種可怕的邏輯,一種兩性不平等的邏輯,千百年來這種不平等的確像幽靈一般在世上遊蕩著,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感情。
從比較普遍的現象上看,男人似乎應有盡有,在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文化以及其他種種職業裡,男人大都處於高級權力階層,成為社會運動的主宰力量;即便在婦女所把持的家務瑣事上,男人也通常是一家之長,通過為家庭提供必要的財物和生活用品,穩固了他們在家庭的支配地位。
社會生活中對男人存在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男性崇拜:男性機器是社會賦予男人的一種特殊功能,主要是為工作而設計的。其日常程序是處理工作,排除故障,解決問題,克服困難,總是採取攻勢。他能夠擔負起分配給他的任何具有競爭性的任務,對他最重要的支持就是勝利。
從小,男孩和女孩就有意無意地受到了不同的影響和教育,從而保證了他(她)按照分別為男人和女人所指定的社會角色來成長。
父親對兒子說「做個男子漢」的言外之意是他應該勇敢、勤勞、堅強不屈,最重要的是,他不要作一個女人樣的男人。男子漢的傳統精神正在於此。一個男孩哭了,他的父母會諄諄教誨說:「你是男子漢大大夫,男兒有淚不輕彈」。父母要求兒子記住,真正的男子漢是不流露怯懦的感情的,流露怯懦的情感是女性的特徵。
不論過去還是現在,女性對男性的依賴心理都很嚴重。在家庭中,多數夫妻都是男強女弱,這樣增添了男人的高深與神秘色彩。懷著對丈夫的崇拜心理,妻子較少與丈夫進行平等的心態交流,很少能洞察男人的內心世界。
於是,男性的自我意識一天天膨脹起來,女性的自我被淹沒在這種浩瀚的男性意識的大海之中而無法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