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女性享受愛情不要婚姻?
那天,紫慧和文輝在尖沙咀文化中心的婚姻註冊處註冊結婚,當前來觀禮的閨中密友菁瑩向紫慧祝福時,紫慧按捺不住心中的幸福,情不自禁地對她說:「別再考慮了,結婚吧。」菁瑩笑笑說:「我還是選擇享受愛情。」
紫慧和菁瑩都是中環的白領麗人,而且都是公司裡的高級行政人員,薪水高,地位也高,過的是一種寫意的、舒適的生活。本來她們都不相信婚姻,一直只是在愛河中漫遊而不登上彼岸,後紫慧抵擋不住愛情的誘惑,成了愛情的「俘虜」,而菁瑩則仍然信奉「婚姻是愛情的墳墓」這一信條。
紫慧和菁瑩對婚姻的這兩種不同看法,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是頗有代表性的。21世紀的香港女性將處於一個越來越自由、越來越文明的社會環境中,她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結婚或不結婚,她們有著各自的理由和論點--
21世紀的女性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兼顧,婚姻只是她們生命中的一個內容而已,因此她們不會為了一段婚姻而放棄其他更精彩的生命章節。
以前的女人在家靠父母,自己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養活自己,所以她們到了適婚年齡就結婚,以便後半生的生活無憂。不過,時至今日,女性在受教育、就業及事業發展等方面的機會與男性均等,男性可以獲得的社會地位,她們同樣可以得到。美國國務卿奧爾布內特說,今日的女性有自己的思想、仍有屬於自己的追求、敢於為自己作決定、不會依附異性而生存,所以婚姻的利益對她們來說已不復存在,因此她們就不再視婚姻為其人生的最後依歸。
21世紀的女性已厭倦了上一代的離離合合,她們不想重蹈覆轍。她們認為,假如沒有「合」就不會有「離」,所以她們乾脆不結婚。
以往的傳統觀念扼殺了不少女性:那些已過適婚年齡卻仍待字閨中的女性會被社會岐視。但21世紀的女性對此不以為然,而社會也不會因她們未婚而岐視她們,因此她們就更
不必基於社會的壓力而去找一個自己未必真心喜歡的男人結婚。
無疑,婚姻對於21世紀的女性來說,已失去了經濟和社會的效力,所以她們不再甘願跳進婚姻這座圍城。當然,21世紀的女性是渴望愛情的,而且她們追求愛情的熱切程度比上一代的女子更強烈,只不過她們追求愛情的目的是享受愛情,而不是婚姻--她們不再需要一紙婚書來承認其社會地位,更不相信一紙婚書能給予她們什麼保障。
婚姻是愛著的雙方的這樣一個承諾:我願意與你在精神、肉體、心靈、名譽和行為上連在一起,甘苦與共;兩人合成一個整體,去面對以後人生中所遇到的驚濤駭浪。
無論21世紀的女性多麼堅強和獨立,這個婚姻的承諾仍然會感到她們那顆柔弱的心,令她們毫不猶豫地奔向婚姻的殿堂。
早在古時,人類已認識到婚姻對每一個成年人的重要性,於是訂立了這套婚姻婚姻的人倫制度。其實,21世紀只是一個年份的表達,這與女性對婚姻的看法並沒有關係。在21世紀,婚姻制度依然存在,女性仍需要結婚,只不過她們結婚的目的與以前截然不同罷了。
昔日的女性在社會上並無資格和能力去攀登受尊崇的榮譽寶座,她們只有在結婚之後,成為了某某太太,才有了自己的「地位」,故結婚是她們獲得社會承認的出路。而21世紀的女性完全可憑自己的學識和能力立足於社會,因此她們結婚不是利益使然,而是--無論她們怎樣堅強和理智,都有軟弱、無助的時候,所以她們期望擁有和得到異性的慰藉,更需要與一位心心相印的伴侶去組建家庭,共享天從之樂。事實上,無論歲月怎麼變遷,女性總希望有一雙強健的臂膀為她們抵擋一切風雨。
對21世紀的女性而言,擁有家庭和擁有速寫並不是對立的,正如男人,他們在社會上不是一直以來都享有最高地位嗎?但他們依然需要結婚,可見婚姻有著更深遠的意義。與自己心愛的人結婚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宿願;有人在家中與自己分享快樂或分擔困難無疑是一件挺愜意的事,這是人們精神上的需要。
21世紀的女性選擇結婚正是基於心靈上的需要,她們結婚要的不是供她們依附的丈夫而是與她們分享、分擔的伴侶;而結婚之後,她們在家庭中不再扮演主內、被動的角色,而是與伴侶走向社會,在社會扮演棟樑的角色,在家中則與丈夫平分秋色。由此可見,21世紀的女性選擇結婚並非「男大當婚、女大當嫁」這個傳統觀念所驅使,而是因為她們想和心愛的「他」共同生活,享受婚姻所給予她們的一切。
當然,當她們發現那段婚姻已到盡頭、覆水難收的時候,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婚。因為她們不會再有以前離婚女人的那種遭遇--因失去丈夫而失去生存的能力和受到社會的岐視。她們對婚姻的態度是:合則來,不合則去;丈夫只是一個建立家庭的拍擋,一旦發覺無法再與之拍擋走在一起,應選擇離婚。
其實,婚姻無論對於哪一個年代的女性來說,都是安樂窩、避風港。所以21世紀的女性渴望結婚是情理之中的事,況且那個時候和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與男性是平等的。
當然,21世紀的香港女性結婚與否,完全是她們私人的事,旁人犯不著在旁評頭品足。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21世紀的香港女性結婚也好,不結婚也好,都將自如地立足於香港社會。